2025年1月25日消息,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了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申请的一项新专利。这项名为“半导体结构、半导体芯片、封装结构和各对应形成方法”的专利,不仅展示了中芯国际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更对未来半导体封装技术的发展具备极其重大影响。
该专利的公开号为CN119340317A,申请日期为2023年7月。根据专利摘要,这种新的半导体结构设计中包含多个核心元素,使得最终形成的封装结构具备更强的性能。首先,这种结构包括一个衬底,衬底具有第一面,并分成若干芯片区。在每个芯片区内,凹陷的凹槽设计与芯片的功能面形成了有效的配合。
此外,这项技术的亮点在于重布线层的设计。重布线层不仅连接了位于凹槽内的第一芯片,还能通过导电结构与位于芯片区表面的第二芯片电连接。更重要的是,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的投影部分重合,充分的利用了空间资源,优化了组件的电气连接。在重布线层表面的导电柱的设计上,也通过导电结构与第一芯片电连接,从而逐步提升了封装结构的综合性能。
中芯国际成立于2000年,总部在上海,是中国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公司之一。作为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引领者,中芯国际在研发技术方面从始至终保持着对全球市场趋势的敏锐洞察。截止到目前,中芯国际在知识产权方面已形成了一个拥有5000条专利信息的庞大资源库,这为其在半导体行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天眼查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中芯国际还热情参加各类招投标项目,展现了强劲的市场竞争力和技术实力。
在当今数字化的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的时代,半导体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的核心竞争力。在5G、AI和物联网的推动下,对高效能半导体产品的需求日渐增长。中芯国际的这一新专利,无疑是在激烈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踏出的一步,以技术创新为媒介,将深刻影响未来半导体产品的设计和制造。在性能的提高上,这将帮助相关企业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科技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也带来了诸多挑战。半导体封装结构的复杂性与先进性要求制造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才能满足一直在变化的市场需求。但同时,在追求技术领先的过程中,也必须要格外注意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技术壁垒问题。尤其是在国际形势变化与技术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半导体行业的未来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未来,我们期望中芯国际可以通过这一新专利带来的技术突破,逐步推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进步。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或许并不常关注这些复杂的技术细节,但其中蕴含的智能化、效率、高性能的产品特性却将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方式。无论是在手机、电脑还是其他智能设备上,我们都在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与革新。
最后,面对AI智能与半导体技术的快速的提升,我们不仅要看到技术本身的创新,更要关注其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带来的深远影响。科技的每一次突破,都应与人类的伦理和价值观相结合,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涌现出AI技术的同时,也应反思技术应用的合理性与局限性,寻求更加良性的实现路径。